November 23, 2025

Science

Source: AGU Advances This is an authorized translation of an Eos article. 本文是Eos文章的授权翻译。 众所周知,二氧化碳(CO2)浓度上升会导致地球大气温度升高。但缓慢的反馈过程,包括海洋的热量储存和碳循环的变化,意味着这种温度变化有时不会立即显现;地球可能需要数十年甚至数千年才能达到平衡。 然而,不同的气候模型对于何时达到这种平衡的预测却大相径庭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之一是“模态效应”,即海面温度的不均匀变化会形成不同的海洋变暖模式,进而影响大气环流,最终影响云量、降水和热量传递。这些因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会加剧或减缓变暖,并影响气候对温室气体的敏感性。 帮助预测长期变暖模式的一种方法是回顾过去。挖掘古气候数据中的模式,特别是来自地球气候温暖时期的数据,可以为未来的变暖模式提供线索。刘小庆、张一歌等人分析了过去1000万年的海洋表面温度记录,以确定在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情况下,不同海洋区域的相对升温情况。 该研究以地球上最大、最温暖的表层水体——西太平洋暖池为参考点,将其海表温度数据与其他17个海洋站点的海表温度数据进行比较,从而建立全球变暖模式。...